第一章 人才培养的目的与任务
第一条 联合实验室围绕代谢与发育科学领域的国家需求,通过聚集一流的创新团队,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,加强人才培养、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三者之间的互动,逐步形成生物代谢与发育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高地
第二条 联合实验室大力推进与国外一流高校、科研院所间的深度融合,探索基础研究、技术创新、工程应用紧密结合,形成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新模式
第三条 通过人才培养制度改革,强化学生实习实践过程、国际合作等措施,推动以需求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。
第二章 人才培养结构与组织模式
第四条 联合实验室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,联合英国诺丁汉大学、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、美国密西根大学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、美国耶鲁大学、比利时根特大学所形成的紧密合作体。联合实验室内人才培养主要由各方向组织实施,互助互利,资源共享
第五条 联合实验室从国家重大需求出发,结合六所国外高校的优势与特色,确定人才培养的学科方向,以需求为导向,按需设课,开展人才培养。坚持以研究生教育为基础,适度扩大博士后培养。
第三章 研究生教育
第六条 联合实验室坚持优势互补,围绕代谢与发育科学领域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关键问题,在代谢的遗传和生化基础、代谢与发育调控、代谢发育与生物制造等主要方向开展合作研究,在相应学科吸收研究生进入各方向责任PI、骨干PI团队参与课题研究
第七条 在外方合作单位建立研究生工作站,结合实际需求,开展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实践兴趣与能力。
第八条 设立研究生基地班,部分基地班学生实行和国外合作伙伴联合培养,在学期间一半时间在合作单位进行科学研究。联合实验室为每位基地班学生提供国外访学或交流合作的机会。鼓励基地班学生毕业后从事专项研究工作
第九条 实行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,双导师分别由依托单位和联合实验室聘的海外知名教授学者担任。
第十条 联合实验室统一研究生招生,由依托单位发布联合招生简章,统一招生标准,联合培养,由依托单位授予相关研究生学位。研究生在学期间,亦可申请与阿德莱德大学1+1硕士联合培养,和与诺丁汉大学2+2博士联合培养,顺利毕业可取得两校双学位文凭。
第十一条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,寓教于研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,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。
第十二条 研究生课程面向联合实验室研究生开发,逐步依托单位与合作单位学分认,研究生可通过远程教学选修课程。
第十三条 建立博士研究生国际全英文答辩制度,对博士研究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,强化评价中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察,充分发动联合实验室各方面专家参与评价活动
第四章 博士后培养
第十四条 依托加拿大pc28 博士后流动站,加强博士后人才培养力度
第十五条 通过完善相关制度,提高支持力度,进一步扩大博士后人才队伍。通过规范博士后留校制度和加大资助力度,执行学校资助和导师资助双重资助的方式,提高博士后岗位的待遇,扩大博士后规模。优秀博士后在出站后可优先聘为联合实验室正式研究人员
第五章 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建设
第十六条 以代谢与发育科学领域科研为重点,借鉴海外合作伙伴的先进办学经验、教育理念、课程设置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实践环节等,选择一批核心课程,聘请国外著名教授来中心授课,打造国际化课程体系。
第十七条 实施研究生国外访学制度。依托联合实验室构建多层次的国际交流渠道和平台,推进国际访学项目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
第十八条 联合实验室鼓励和资助优秀研究生参与国际项目,加强国际交流。联合实验室通过与国外著名专家、知名联合实验室等建立学术联系,派遣优秀研究生参与国际研究和合作。联合实验室积极聘请国际专家担任指导教师,或来华讲学,共同培养研究生。
第六章 附则
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联合实验室负责解释。